学校要闻 >> 正文
推进双师型教学方式升级 激发灵巧教育新变革
发布人:党委宣传部   信息来源:论坛新闻中心   日期:2019-05-18 18:20:43    打印本文

推进双师型教学方式升级  激发灵巧教育新变革
——分论坛“重振师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能力重构”举行

       5月18日上午,第六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重振师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能力重构”主题分论坛在爱克建国国际酒店召开,黄淮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冰主持会议。此次论坛分为主题报告、创新案例、对话会三个环节,与会人员就其主题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和热烈的探讨。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以“人工智能助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为主题,就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人工智能试点工作、智能校园建设、“一带一路”同步课堂、打造教学支撑系统和学科数据库等相关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他在报告中指出,聚焦人工智能校园试点工作要以“四助推,四提升”为目标,着力加强智能教室建设、智能教育素质提升建设、教师发展智能实验室建设和教师大数据建设。王定华表示,北京外国语大学将持续开发教育支撑系统,创建教学大数据平台,打造泛在学习生态,并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平台,培养国际化高端人才,真正提升教师的智能教学素养和技能,实现校园智能化和信息化。
       黄淮学院副校长张新艳作了主题为“黄淮学院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分享了黄淮学院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举措:一是基于现实,明确“双师”标准。确定了明确的“双师”招聘原则,并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案、途径、考评、聘用、待遇等方面进行规范。二是多措并举,构架“双师”培养基地。黄淮学院主要从依托合作发展联盟、助推“双师”教师队伍建设,依托国际办学、借他山之石培养“双师”,依托合作办学基地、锻炼“双师”的应用能力三个方向出发,培养优质“双师型”教师。三是立足应用,确保培养质量。要求“双师”要面向全体,进行分类施教和强化实践,积极促进行业专家走进课堂、校企携手推进应用,确保“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质量。张新艳希望与在座的高校形成共识,探索有效的路径,将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培训化为内在动力,共同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双师型师资队伍。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转型办副主任王昊欣在主题为“双师型教师教学方式改革与应用型课程开发”的报告中,分享了该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历程、深刻内涵、需求导向、建设举措及建设成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应用型大学发展的必走之路,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一支教学能力强、学识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至关重要。王昊欣希望能与在座的高校代表交流洽谈教育教学改革和应用型课程开发的相关合作事宜。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人事处处长张向华作主题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与激励机制建设”的报告,从对“双师型”教师的再认识、多元激励解除后顾之忧、多条路径汇成强大支撑、多点开花呈现良好成效四个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双师型”教师教育教学的发展新特色、奖励激励机制、培养方案及当前该校所取得的巨大成效。领导重视是关键、制度要求是前提、激励措施是推动、共同发展是根本,张向华希望与会人员能够充分把握此次论坛的机会,寻求互助合作、共谋未来大计,推动“双师型”体系的不断完善。
       王冰在主持报告会时指出,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我们的知识获取和传受方式已经发生革命性的重大转变,这也对我们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工智能正在影响着教师队伍建设的方方面面,也必将促进教师培训模式的全面升级。几位专家的报告对我们有非常好的启发,必将有力的推进各自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能力和水平,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做出更好更大的贡献。
       报告会后,以“双师双智催生教育新变革”为主题的论坛对话会随即展开。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应用型院校研究中心主任顾永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方志军,陕西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何聚厚,甲骨文全球职业教育项目中国区总经理叶洋参加,就如何实现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和如何有效利用人工智能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撰稿:刘永琦 丁辛勤 摄影:张豫婷 颜炜鸣 审核:吴健民)









 

核发:admin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