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 正文
国外学者谈国外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经验--
发布人:   信息来源:   日期:2014-04-27 19:14:38    打印本文

    4月26日上午,以《国外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经验》为主题的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第四分论坛在嵖岈山国际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举行。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技术大学对华高等教育中心主任拉克勒、韩国职业教育研究院教授Seung Hwan JEON、荷兰斯坦德大学副校长Van Der Hoek分别谈了该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经验。
    德国:以”可就业性”为导向,强调学有所用
    拉克勒介绍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是以”可就业性”为导向,强调学有所用,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研究,要求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必须进行实习,掌握实际经验;课程包括6周实地实习,而且是必修课程,企业高管会定期访问学校,论文采用双导师制度,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班额一般较小,为25-35人,或者15人讨论小组。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也很重要,但是强调应用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学生加入工程项目,必修课具有法律强制性,教师必须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
    韩国:政府支持、国家层面推广、广泛和业界合作
    Seung Hwan JEON介绍了韩国的应用技术大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韩国应用技术大学1962年启动,开始是在轻工业领域,培养基础设施领域人才,后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韩国政府对应用技术大学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包括对特点项目支持、能力建设支持等,应用技术大学和行业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研发,例如造船和汽车领域。目前模式包括学术领域专业化、项目专业化、终身教育专业化,学制也是弹性的,需要通过NCS能力考试认证。同时他建议,职业教育要广泛和业界合作,实现产教融合,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估体系。
    荷兰:用市场对学生能力进行全方位评估
    Van Der Hoek介绍,荷兰的教育体系与德国相似,目前三分之二的学生在应用技术大学就读,法律有明确的规定,国家也有相关的资助措施,政府负责监管。目前组建了应用技术大学联合会,只有符合条件的大学参加加入,评审会让产教融合更深入,课程设置也具有专门的委员会,市场会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实习课程也是很重要的,大概25%左右的实习课程,产业界应该是和学校互相依托的,要求企业界的人士来学校讲课,校企之间进行轮岗。他还认为,创新必须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必须有良好的和可持续的校企合作模式,关键指标之一应该是国际化成果。
    本次论坛邀请到了德国、荷兰、芬兰、韩国、印度等国的应用技术大学教育专家30多人,在论坛发言和交流中,他们介绍了国外不同类型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经验,对推动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将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撰稿:吴健民)



核发:admin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