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 正文
“智能+”时代下的高校教育形态的新变革
发布人:党委宣传部   信息来源:论坛新闻中心   日期:2019-05-19 08:23:22    打印本文

       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项目主管张闳肆主持的主题报告环节以“拥抱智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教育形态变革”为题于5月18日上午展开。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窦尔翔教授围绕“数字经济域与公民数字素养: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做了主题演讲,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切入点,从产业、经济、效益、金融四个维度,提出了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落地模式,即“域富论”经济生命有机体。他认为,认为产教融合中的‘产’必须得到细化,才能使我国的产业通过核心竞争力永远站在世界发展前列,把控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产教融合高维范式的最终目标是:形成教育有机体;基于共享共融,经过共产、共商,达到共生;进而实现最终的共赢、共融。
       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研究员李昶在题为《“数字+”文创的育人新功能:振兴传统文明》的报告中,结合文化创意大变革的时代背景,对高校文化建设、公共文化建设、乡村文化建设和职业教育文化建设进行了分析,提出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解决措施:一,内容生产,文化产业、文化创意发展,最根本的是内容的提供;二,科技融合,推动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式发展;三,国际文化交流,这是文化建设最核心,也是国家非常关注和看重的要素。他说,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融入百姓生产生活中、融入职业教育中,并依靠产教融合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走出去”,而且不仅是“走出去”,也要“走进去”,走向更广阔的的展示空间。
       在创新案例环节,国家能源主动配电网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吴健以《新能源构建绿色数字校园:打造新一代校园智能微网》为题,分享了学校在建设智能微网项目方面的经验。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副总裁潘守东以“金课”建设为切入点,介绍了“智慧教学”在引爆在线教育“智能+”奇点方面的思考,认为教学大数据要采集、清洗、展现、挖掘、训练,最终达到智慧教学的目的,为课堂提供导航,并通过小周期、场景化、数据化的措施助力高校金课建设。鹏城实验室AI开源平台办公室主任、赛迪翼辉联合实验室顾问刘明介绍了工智能开源平台的情况,希望从企业到国家科研平台能共建共享、开源开放,助力AI+教育快速发展。华为中国区高等教育市场总监李松萌以《数据中台,赋能数字校园新生态》为题,谈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智能化社会促进高校数字化转型二是技术化手段夯实智慧校园。
       对话会环节由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校长助理黄南松主持,论坛的诸位报告嘉宾们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王晴围绕如何创想“智能+教育智慧学习的主题,就方面就数字化带来的知识重构、学科跨界、教育要求等现状问题和以及数据化发展金融动力、学研产上中下产教融合、先数字化再智能化、深度学习、智慧校园建设等发展目标展开了热烈、深入的讨论。

(撰稿:董海颖 责任审核:吴健民)








核发:admin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