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 正文
校长谭贞寄语新生:除了奋斗 别无选择
发布人:宣传部   信息来源:   日期:2017-09-27 00:00:00    打印本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军训辛苦了!祝贺你们圆满完成了大学第一门必修课,正式成为黄淮学院大家庭的成员。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来自全国各地的6000多名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连日来,承训部队的全体教官发扬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光荣传统,从严带兵,标准示范,让你们褪去稚气娇弱,懂得了团结、合作,学会了独立、坚强。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
       在最美的金秋,迎来青春洋溢的你们。军训场上,怒马鲜衣,英姿飒爽,活力四射的新同学让校园洒满了喜庆,把黄淮装扮的更加欣欣向荣。从今以后,你们就是这里的主角。
       初识黄淮,你会觉得她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花园。触摸黄淮,你会把她当做一个承载梦想的魅力校园。感悟黄淮,她那种独特的文化底蕴,值得你用一生去品读。
       翻开黄淮学院的历史画卷,这是一部始终与祖国和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创业史,是几代黄淮人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奋斗史,也是一部穷则思变、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追梦史。建校44年来,一代代黄淮人勤勤恳恳、砥砺奋进,不断发展壮大着这所家出寒门的地方高校,使其逐步成长为引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典范。学校先后被确定为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战略研究试点院校、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刷新了一个又一个发展的高度。如今的黄淮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朋友圈横跨大洋大洲;成功举办了四届被誉为“教育达沃斯”的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搭建了一个中外教育界、企业界交流与合作的国际化大平台,学校的综合实力、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在持续提升。
       大学之大,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大学之大,不仅在于有大师,更在其精神之大。回望黄淮44年的发展, 始终有一种精神生生不息。她之于黄淮,就如同生命中的空气,无处不在。她那独有的精气神儿、独特的品性味儿,一直氤氲着这所大学,滋养着黄淮代代学人。这就是“除了奋斗、别无选择”的黄淮精神!
       “除了奋斗、别无选择”,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她是黄淮人不忘初心、勇担重任的坚守和执着;是黄淮人艰苦创业、奋发向上的自立与自强;是黄淮人敢为人先,超越自我的胆识与情怀;更是新时期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信心与动力。
       “除了奋斗、别无选择”,简单明了,质朴无华。她落脚于黄淮人为家庭、为事业负重前行的爱家爱国之举,追寻美好愿景的平凡作为;固化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的久久为功;养成了青年学子追求真理、勇于担当的良好品性;外化为遍布世界各地的黄淮人不甘示弱、敢打敢拼的顽强作风。
       教育是心灵的唤醒。作为师长,我期待你们的大学生活能开阔视野,学有专长,但更看重你们底蕴的蓄积和气度的养成。在今天这个特殊的课堂,我想与同学们共同感悟和分享黄淮精神。
       ——黄淮精神在于担当
       担当是一个人的胸怀、勇气和格局,更是一个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责任和奉献。建校四十多年来,虽几经变迁和调整,历代办学者坚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躬耕不辍,将一腔热血融入到黄淮学院的发展中。没有他们的担当,就没有如今的黄淮学院。作为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你们思想自由,意识独立。但今天,身份的转变,意味着你们已经不再是那个信马由缰的少年,而是肩负民族复兴责任的国之栋梁。一个时期以来,随着社会转型的艰难推进,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社会出现一种拥有较高智商、受过良好教育,却早熟世故的青年群体,他们“没有温度,没有情怀,担当不足,缺乏敬畏”,被冠之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与我们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与时代的要求渐行渐远,与国家的需要格格不入。这是青年之憾,是时代之痛,也是教育之殇,值得我们每个人反思和警醒。
       胸怀世界,情系家国,坚守初心,不丢信仰,应成为黄淮学子勇于担当的最有力的注脚。希望你们用义无反顾的果敢、舍我其谁的豪气、同舟共济的情怀,将个人前途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同心同向,以青春的名义为自己证言:虽千万人,吾往矣!
       ——黄淮精神在于自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细细品味黄淮,自强铸就了黄淮人共同的精神底色。我们脚下的土地,曾经一片荒芜,早期的创业者们“埋石头、划跑道、建高地、种大树”,一砖一瓦夯实基础,一点一滴绘就蓝图,逐步建成了黄淮学院这座巍峨大厦。“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你们的师姐,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2013级的张海霞同学,从5岁起就开始独自照顾瘫痪的父亲,用稚嫩的双肩扛起家庭重担。她在艰辛中自强,带着父亲求学,用志气和毅力,驱赶种种不幸,演绎了新时代青年的感恩大孝,曾感动中原。人所有的努力都是不甘于命运的安排。所以,同学们,无论你的家庭背景如何,个人状况怎样,做合格的黄淮人,请从自强开始。要强健体魄,那是精神的依托;要锤炼意志,那是力量的源泉。少年强则国家强。黄淮学子的自强才是黄淮之希望,家国之幸事。
       ——黄淮精神在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华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黄淮学院一直坚持创新引领。升本之初,学校顺应全球化的潮流,以国际合作办学开局,深化交流合作,打破发展瓶颈。今天,面对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学校以改革谋转型,以创新求提升,蹚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奋力走在全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前列。
       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东风劲吹,跨界融合浩浩荡荡,我们生逢其时、责任重大。今天的黄淮,有着“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有着国家级众创空间——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还有各个学院的微创空间,如双创星空、梦工场、炫光动画等。从我们这里,走出过大学生创业英雄全国五强、十强……他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用智慧和创造将“我的未来不是梦”唱得如此嘹亮!
       黄淮学子的创新思维、创业成就也曾经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我们的优秀毕业生潘泳同学,凭借个人聪慧和专业素养,蜗居在40块钱一天的出租屋里,鼓捣出了风靡世界的“苹果皮”,美国《华尔街日报》还就此发出“中国终于创新了”的评论。如今的潘泳已经从专科生,成长为带领博士团队创业的CEO,事业风生水起。
       站在时代的风口,不要追问,我的青春将在何处安放?不要甘居为路人甲和路人乙,从现在开始,登上黄淮创新创业的舞台,在否定质疑中尝试未知领域,在标新立异中发现新的自己。《致敬青春黄淮》的这部电影,等待你们去精彩演绎。
       ——黄淮精神的核心在于奋斗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追溯校史,无论是起步时的筚路蓝缕,奋进时的披荆斩棘,还是跨越发展的高歌猛进,黄淮人始终用奋斗在书写传奇。从黄淮走出的近十万名校友遍布大江南北,有的扎根西部边疆,有的打拼北上广,还有的创业在异国他乡。虽然他们身处不同的时代,耕耘在不同的领域,拼搏在不同的国度,但都秉承着黄淮的优良传统,矢志奋斗,建功立业,把黄淮精神的火种播撒到五洲四海。
       奋斗,这是黄淮人性格的精炼概括,是黄淮精神内核的生动展现,也是我们践行黄淮精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同学们,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请不要在最好的年龄选择安逸,低头沉醉于虚拟世界的王者荣耀,而要在现实里规划未来、掌控人生!奋斗是什么?是凌晨5点自习室里的朗朗书声,是深夜实验室里的点点灯光,是实习基地的埋头苦干,是运动场上的挑战极限,是经历无数次失败后的重头再来……开启新的征程,我们不比出身,不比智商,不比颜值,我们要PK奋斗的决心,PK汗水的流量,PK脚步的韧性。唯有如此,方能观千山暮雪,渺万里层云,收获美好的诗和远方。
       同学们,黄淮的光荣是由一代代黄淮人共同写就,黄淮的精神要靠一代代黄淮人薪火相传。作为最年轻的黄淮人,从此刻起,希望黄淮精神能够唤起你们的自觉、升华你们的品性、指引你们的追求、融入你们的血脉,砥砺你们去创造家国更加灿烂的未来!
       让青春因担当而厚重,因自强而丰盈,因创新而出彩,因奋斗而丰收。衷心祝愿同学们在黄淮学院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留下坚实的奋斗足迹,成就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

核发: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