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 正文
向“中国制造2025”进军
发布人:宣传部   信息来源:   日期:2017-06-24 16:09:16    打印本文

       6月23日下午,第四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智能制造趋势下的大国工匠培养机制与模式”分论坛召开。分论坛分主题报告、创新案例分享、对话会、合作计划签约4个环节,分别由由黑龙江工程学院副院长叶树江、重庆市教委原副主任牟延林、北京华晟经世董事长张勇主持。
       论坛上,多位嘉宾围绕“智能制造趋势下的大国工匠培养机制与模式”这一主题,进行了多维主题报告与创新案例分析。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昌林根据我国目前新经济的发展特点,分析行业需求,探索服务地方经济的工科办学机制与模式。他指出,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应坚持能力导向的教学理念,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探索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模式。青年长江学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陶飞教授介绍了智能制造的内涵及智能制造各个层级的相互关系及方案,为本科院校相关专业和方向的建设提出建议。他认为智能制造是当前制造业在新IT(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驱动下,世界各国制造业发展必然趋势,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实施智能制造,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对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质量、分类发展体系提出了全新需求。GE数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营销官林克奇对全球智能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数字化转型的十大问题。他表示工业网最大的变革是产生新的商业模式,考虑中国拥有最齐全的行业类别以及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应当博采各国所长,坚持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此外,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副院长陈明对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创新案例分析,其独到的见解为高校智能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对话环节中吴昌林、陶飞等校、政、企9位代表围绕“大国崛起、民族复兴背景下的制造业升级与教育发展”这一议题展开对话。随后,安庆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15所高校签订了《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合作协议》,标志着“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正式落地。

(撰稿:张振 摄影:张琦 邸欣 责任审核:吴健民) 
  








核发:admin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