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 正文
【走基层之四】建筑工程学院:以研究所为抓手 搭建学生实践创新平台--
发布人:   信息来源:   日期:2012-06-13 09:57:12    打印本文

建筑工程学院:以研究所为抓手 搭建学生实践创新平台

记者   朱大锋  

    点睛:理论离开实践就成了空谈,实践失去理论的指导如同航船失去了罗盘。近年来,我校建筑工程学院,以研究所为抓手,以双师型教学团队为领头人,与黄淮学院建筑设计院、驻马店市建筑勘察设计公司等单位紧密合作,坚持“以科研为原动力,以实际项目为载体,以育人为最终目的”以及“传承文化、锐意创新、追求卓越”的实践创新育人理念,搭建学生实践创新平台,大力加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取得显著效果。
   
    5月7日,一场展示学子设计能力和创造活力的“建筑工程学院实践设计作品展”在我校智慧广场举行,吸引了全校众多师生前来参观。展出的近百件作品富有创意、成熟大气,从风格布局到设计创意,都有独具匠心之处。此次展出有两大亮点:一是展品全部是老师带领学生设计完成的实际工程项目,二是90%的设计项目已经建成或在建之中。《四川安县黄土镇救灾活动板房安置点规划》《江油市文胜乡人民政府综合办公楼方案图》《驻马店市商业银行设计方案》《河南省新农村住宅设计方案》《黄淮学院艺术楼、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筑方案设计》……,一件件展示学子专业才华和创造活力的设计作品给现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具体负责此次展览的该院副院长陈秀云表示,之所以举办这样的作品展,主要是体现“以展促学 以展促教”的教学方式,展示实践教学的育人成果,同时为师生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
    刚刚考取一所重点大学研究生的李欣是建筑工程学院2007级建筑学专业本科生,他参与设计的《驻马店市吕店新农村住宅规划》也是此次展出作品之一,由于作品“既挖掘了传统文化元素,又强调了科学环保性、地域适应性,营造了和谐的人居环境”,被《河南省新农村住宅图集》收入并获得河南省新农村设计方案三等奖。“能够做出这样的设计,得益于我在建筑设计研究所的锻炼。”据李欣介绍,大二下学期,他到一处工地实习,本以为自己学的不错,没想到设计的东西离人家要求差那么多。从那回来后,他就有了尽快提升实践能力的强烈冲动,研究所给了他实战锻炼的机会。
    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李继周告诉记者,在研究所,实践教学团队中既有“双师型”教师,也有建筑设计专家。团队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分四个阶段培养,第一阶段主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建筑实践中各种设计软件,了解实际工作流程;第二阶段通过课堂学习与实际工程的比较,找出差异,以实际项目为载体,真题重做,体会实际操作的各个环节;第三阶段在老师和专家的指导下参与实际工程项目设计;第四阶段经过测试,学生独立负责某项实际项目。
    马婧是该院2008级学生,曾经参与我校综合楼项目设计。她的社区建筑规划设计作品《空巢的回归》,主题是引入经济吸引青年人的回归,解决社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该作品被学校推荐参加第三届“中联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马婧说“操作实际项目,大家都很感兴趣。对老师交给的每一项设计任务,我和项目组其他同学都用心做好,我们非常珍惜在研究所的锻炼机会,两个暑假都没回家。”建筑设计研究所负责人赵辉告诉记者,为了设计出满意的作品,研究所老师们经常领着学生废寝忘食,饿了大家就啃口面包。连续两个寒假,师生们都在研究所一直工作到腊月二十九才离开。
    据该院党总支书记黄晓东介绍,截至目前,建筑工程学院设有综合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建筑模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四个研究所,研究所在实践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传、帮、带”,带动了整个年级专业学生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学习风气。有些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了我校综合楼、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和特色餐厅的方案设计,为学校发展贡献了才智;已经培养成才的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也都能表现出“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特点,一部分由于工作能力强,已经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另一部分则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上研究生,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资料提供 赵辉)



邀请建筑勘察设计院专家参与教学



建筑设计研究所实践教学场景



学生作品获省新农村住宅设计方案三等奖

核发:admin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