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 正文
2007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
发布人:杨新锋   信息来源:   日期:2007-06-22 10:50:13    打印本文

关于2007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意见

 

    实践育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我院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学院决定继续组织开展暑期大学生志愿者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制定如下安排意见。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理念,以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主题

  贯彻科学发展观   服务农村促和谐

    三、活动时间

  组团集中活动时间:2007年7月10日——25日

    分散活动时间:2007年7月10日——8月20日(每位学生至少参加一项活动)

    四、主要内容

    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广泛开展理论及政策宣讲、学院形象宣传、科技支农、企业帮扶、文艺演出、法律援助、医疗服务、生态环境调查等活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

 (一)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宣讲服务

  组织学生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图片展览、报告会、讲座、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着力宣传中央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要战略,以及党和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城乡发展采取的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帮助基层干部群众学习和理解党的创新理论。正确领会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为农民致富和加快农村经济建设贡献力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 科技兴农服务

根据结对帮扶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通过举办农业知识培训班、网络信息服务、现场指导等方式,传播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帮助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搞好扶贫开发,为当地培养农村科技人才。

(三)支教服务

对中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少年儿童进行学业辅导,创办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子女暑期培训班,开设假期流动课堂,组织专业人员免费培训农村留守务工子女,讲授做人、安全、文明、卫生、法制等知识,及时补上父母应承担的家庭教育课,着重培养留守子女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习惯;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帮助学生度过一个愉快、充实的暑假;针对部分中小学师资不足、教育水平偏低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协助做好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达标相关服务工作。

(四)医疗卫生服务

为农民进行健康普查和常见病治疗,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咨询,普及医疗卫生知识。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则,为农民送医、送药、送器械,帮助农民解决医疗困难。

(五)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服务

坚持普法教育与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科学知识教育相结合,组织大学生通过张贴宣传画、印发宣传材料、悬挂宣传条幅、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咨询服务等形式,帮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国家食品药品安全的有关政策,掌握食品卫生和用药安全的基本知识,学会鉴别劣质食品药品的基本方法,明确依法维权的基本程序,增强全社会关心重视食品药品安全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防范意识。

(六)大学生骨干挂职服务

集中组织大学生骨干到农村进行挂职锻炼、调查研究和志愿服务,在参与当地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过程中,深入了解国情,经受磨练,增长才干。要把组织大学生骨干挂职锻炼作为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环节,使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理解,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七)大学生文化采风服务

重点发挥我院文学、艺术、书法、美术、摄影等相关专业和学生社团骨干志愿者的特长,深入农村,体验生活,激发灵感,创作出一批反映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青年精神风貌的作品,展示农村团员青年艰苦奋斗、奋发向上的时代风采,讴歌新农村建设的突出成就。

(八)爱心帮扶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及调查,把筹集的生活物资图书、文化用品和衣物)捐献给贫困人群,使爱心帮扶落到实处尽力为基层群众办实事,通过赠送文化用品、普及科学知识,为农村留守务工子女和困难家庭的学生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

 (九)开展调查研究

鼓励广大学生要特别关注革命老区、中西部地区等地的建设与发展,围绕当前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形成有价值的调查报告或论文。

(十)特色项目实践活动

各系(院)可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学生特长,围绕营造奥运氛围、香港回归、党团周年纪念、倡导时代新风尚等国情组织开展具有创新特色的活动项目。

    五、活动形式

  (一)学院集中组织若干社会实践服务团队,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系(院)至少组建一支系(院)级社会实践集中服务团队,也可跨系(院)联合组队,每队一般不少于3人。由系(院)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二)学生自发组建社会实践特色服务团队

(三)学生个人分散进行社会实践

    六、具体要求

  (一)立足全局,着眼未来

  要站在全局的角度,高度重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用发展的眼光,创建社会实践服务基地,建立长期服务关系,不断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各系(院)要建立和巩固长期实践基地,把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与就业相结合,利用假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加强与服务基地的联系。

  (二)明确任务,精心安排

今年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集中团队继续采取项目申报制,经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办公室审批的项目方可付诸实施。各系(院)继续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工作要求,组织力量开展前期调研,掌握基层需求,根据需求和自身学科(专业)特长进行活动立项,组织选派专业知识扎实的大学生组成特色鲜明的团队,实践活动要有意义、有效果、有积极的影响。各系(院)申报集中团队时要提供相应的系(院)资助办法,并于6月28日之前将团队申报表报送到团委。

  (三)加大宣传力度

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及时收集各种信息,及时与当地新闻媒体取得联系,宣传实践活动中的突出事迹,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工作简报等宣传途径,积极主动地开展宣传工作,并注意做好媒体宣传材料的收集工作。要注意总结经验,交流心得体会,挖掘先进典型,扩大教育成果。

有条件的团队可以提供自行拍摄编辑的DV短片以及母带,由团委汇总制作暑期社会实践光盘,并将在评比过程中给予加分。

  (四)讲求实效

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并做到活动前有计划,活动中有简报、图片,活动后有总结,使实践活动真正收到实效,为我市乃至全省、全国的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作贡献。

(五)信息报送

各系(院)集中团队的社会实践活动简报图片采取电子邮件的形式每两天一报(时间截止到7月25日),发送到团委邮箱(twxx@163.com hhxytwxx@yahoo.com.cn),一律用word文档,字体用仿宋体,四号字,图片(数码)用jpg格式。各系(院)要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简报(包括图片)报送不少于五期。分散活动学生的论文、调查报告、总结、感受类文章的相关要求见附件2。

    七、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导,成立2007年黄淮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 长:张前中

   副组长:路 

   成  :柳晓阳  张红运  康连星      孟宪伟  吴国恩  孙随根 

           魏本成      禹志成       黄晓东  张保来  韩春良 

           刘德成  张建华  李应生  郑景华   张水成  宋大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团委,洪军兼任办公室主任,朱鸿飞任副主任。以下人员担任活动辅导员,负责对社会实践进行具体指导:

张玉奎   石付威   荣豫川               高纲领 

任军成   侯亚林  王其华       王玉清   辛琳琳  张得生 

姚汝贤   王庆峰   汤积德  步登辉   田士林        刘安辉

    八、宣传报道及表彰

 为进一步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效果和宣传效应,使广大青年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真正达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的,院实践活动办公室、各系(院)团总支要加强今年实践活动的信息宣传工作,及时对活动中的典型事迹及先进经验进行报道。活动结束后,要组织座谈讨论,经验交流,举办报告会、实践活动成果展、摄影展评等活动扩大成果。学院将表彰若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的学生积极分子比例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总数的5%。所有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要有总结材料或调查报告,对于取得显著成绩的同学和优秀论文、调查报告、总结、感受类的文章将推荐到省、市社会实践活动办公室参加评奖。

各系(院)要及早着手规划今年的活动,树立社会实践活动品牌意识,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务必使活动真正收到实效。为此,各系(院)要积极动员、认真组织,要求每一位学生至少参加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15天,并于下学期开学两周内按要求做好学分认定和大学生素质拓展及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并将社会实践活动鉴定表送交系(院)团总支,毕业时装入学籍档案。

各团总支务于6月28日前将系(院)级队伍组队及具体安排情况报院团委。

 

 附件1:黄淮学院2007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系(院)组建团队立项登记表

     2:各系(院)推荐优秀作品的相关要求

     3:黄淮学院2007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鉴定表

 

 

                     中共黄淮学院委员会  

                              2007年6月20日   

 

 

附件1

黄淮学院2007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系(院)组建团队立项登记表

编号:         

团队名称

 

   

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是否随团

 

 

电话:

 

手机:

 

E-mail

 

团队领队

 

 

   

 

  

 

   

 

  

 

   

 

 

电话:

 

手机:

 

E-mail

 

联系方式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手机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手机

 

其它方式

 

系(院)党总支意见:

 

负责人(签名)                 盖章

                                                        

社会实践活动办公室意见:

 

(签名)盖章

                                                          

注:1、此表请用仿宋体小四号字填写;

2、本表第一页编号不用填写;领队的联系方式务必填写详细;必须有指导教师。

3、此表格及相关资料可在黄淮学院团委网站下载。

一、经费预算

 

经费(元)

     

合计

 

 

1

 

 

2

 

 

3

 

 

4

 

 

其他

 

 

 

二、团队主要成员(可附加)

 

所在系(院)

联系电话

签字

 

 

 

 

 

 

 

 

 

 

 

 

 

 

 

 

 

 

 

 

 

 

 

 

 

 

 

 

 

 

 

 

 

 

 

  

 

 

 

 

 

 

三、团队活动概况

活动地点

 

接收单位

接收单位名称:                                    

  址:                                    

      人:                                    

        话:                                     

        机:                                    

实践主题

 

 

实践的目的、意义、目标

 

实践内容

 

实践方法

 

实践成

果形式

 

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

注:此部分主要针对实践过程中预计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准备的应急措施,比如当地的民俗情况、当地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可能对于实践活动带来不便的情况,如何预防、如何解决等等)

 

附件二:

各系(院)推荐优秀作品的相关要求

 

1、推荐作品为有关今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调查报告、感受、论文、典型图片;

工作总结、经验材料:字数在3000字以内。

调查报告、数据统计与分析: 以调查统计为基础,重点结合贯彻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的内容撰写,字数在3000字以内。

心得体会:在实践中的所思所想、所得所悟,要求立意新颖、语言流畅、文字精练、体会深刻,字数在3000以内。

理论文章:观点准确、逻辑严密、有理有据、文风朴实,注重发掘经验、剖析问题,注重创新思考,字数在3000字以内。

典型图片:主题鲜明,构图合理,画面清晰,配有50字左右的文字说明。

2、各系(院)报送的优秀作品每类不少于3件;文字要求电子文档,4号仿宋字,图片用jpg格式(尺寸不小于1024×768)。7月30日之前传到团委邮箱(twxx@163.com hhxytwxx@yahoo.com.cn

3、作品要求:参与今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独立完成,如发现有抄袭现象,则取消今年该系(院)的评优批评先资格。

 

 

 

   附件3       

                 黄淮学院2007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鉴定表

 

 

   

 

 

政治面貌

 

 

系(院)别

 

 

班级

 

参加社会实践

起止日期

 

活动

地点

 

活动

内容

 

个人小结(可加附页)

实践所在单位

鉴定意见

                                           

                                              

班级综合素质评定加分及大学生素质拓展认定

综合素质评定分数:                             系(院)盖 

                                             

系(院)学分认定

                                            系(院)盖 

                                              

 

 

 

 

 

 

 

 

 

 

 

 

 

 

 

 

 

 

 

 

 

 

 

 

 

 

 

 

 

 

 

 

 

 

 

 

 

 

 

 

 

 

 

 

 

 

 

 

注:各系(院)务于开学后两周内把大学生素质拓展和学分认定进行完毕。

 

核发:admin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