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领广大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推动课堂革命,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6月16日,我校在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举行“黄淮学院2022年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副校长王东云出席大赛开幕式,副校长张新艳、耿红琴现场观摩大赛。
在开幕式上,王东云指出:大赛要按照“能力作风建设年”和省教育厅“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的工作要求,在突出教师的能力作风建设、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中,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以赛促创”,聚焦课程教学“真痛点”,面向人才培养“真问题”,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真改革”。
通过大赛激励教师一是要提升能力,上好每一堂课。在学习、研究和创新能力提升中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坚持由教的模式向学的模式转变,坚持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坚持教学效果评价模式的创新,用心用情用力的投入教学,取得让学生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二是要转变作风,当一个好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克服倦怠情绪,拒绝躺平思想,勇于改革突破,掀起“课堂革命”,变课堂单声道为双声道、多声道,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创造性学习,打造高阶性、创新型“金课”,充分发挥好教师“主力军”、教学“主战场”、课堂“主渠道”的作用,为学生传递正能量,用真诚打动学生,用爱心温暖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三是要统一思想,树立课程意识。课程作为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中的核心要素,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的重要阵地。强化课程意识就是要树立“课大于天”的观念,教师要敬畏课堂,打造“金课”杜绝“水课”。学生要敬畏学业,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管理部门要敬畏制度,规范程序,科学管理。
比赛中,参赛教师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与教学过程,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关注学生主体及学习情境的变化,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娴熟运用智慧教学工具,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突出。大赛作为教学改革的抓手、打造金课的平台,质量提升的载体,切实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为把我校建设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供了有力支撑。
(撰稿:段永建 责任审核:陈兆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