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 正文
校长谭贞寄语新生:所为何来 大有可期
发布人:   信息来源:   日期:2018-09-21 17:15:51    打印本文



尊敬的各位教官,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橙红橘绿,充盈丰饶。时光前行,一年一度的新生军训汇报表演暨开学典礼今天在黄淮体育中心隆重举行,这是对青年成长的纪念,也是对青春的礼赞。同学们气宇轩昂、英姿飒爽,精彩的军训汇报充分展现了黄淮学子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你们顺利完成大学第一课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付出辛勤汗水的承训部队官兵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茫茫人海中,能与年轻的你们相遇,何其幸运。你们中间有最远来自海南的林涛、郑琳等同学,有军训中出色表现的高翔飞、李佳琦等同学;还有因为学习优异被免去三年学费的张金鹏、陈鑫鑫等同学。虽然今天,我还不能一一喊出在场每一个人的名字,但是,台下的每一张面孔都让我觉得如此亲切和熟悉。看着你们青春洋溢的脸庞,清澈明亮的目光,我感到秋意浓浓的校园满眼是丰收的景象、处处都充满绿色的希望。此刻,共同站立在黄淮学院这棵参天大树下,呼吸之间尽是黄淮气息,举手投足皆成黄淮气象。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5800多名新同学,从此,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黄淮人”
       作为最年轻的黄淮人,绝大多数同学出生于2000年,基于世纪之交的情结,你们被称为“千禧一代”。在高科技的怀抱中成长,你们自带网络基因,尝试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与生俱来,可塑性强。你们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并大步迈向国际舞台的节奏,更具开放视野。“小萌新”的到来,吸引了全校师生的关注:60后、70后的老师在思考如何读懂“多元”的你们,80后的辅导员在琢磨如何“hold”住“锐气”的你们,90后的学长学姐在考虑如何不“low”于“更潮”的你们。用网上很流行的说法,你们站在了黄淮的C位,成了最耀眼的主角。
       从你们的目光中,我看到了大家对新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你们希冀漫步在四季园的幽静小路,品味欣赏龙湖的荷香月色;期待去古朴典雅的图书馆里静心阅读,在现代恢弘的体育中心挑战极限,渴盼邂逅博学有爱的师长,结识“志同道合”的同窗好友,共同开启美好的大学时光。
       大学是每一个人发现自我、寻找自身使命的圣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今天这个特殊的课堂上,作为校长,我希望同学们叩问自己的内心,认真思考:进入黄淮,所为何来?  
       或许,每位同学的答案各不相同。但是我希望,你们扬帆起航的青春,不是为一纸文凭而来,不是为谋求生计而来,不是为功名利禄而来,而是为“求真、求善、求美”的梦想而来。
       瞭望我们所处的时代,这是一个可以触摸梦想的新时代。
       中华民族正在全面开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作为国家未来发展最新鲜、最蓬勃的力量,时代已经搭好了舞台,期待你们勇敢筑梦,并自觉把自己的小梦想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大梦想,成为“强国一代”。
       品读你们选择的黄淮学院,这是一所有梦想、有追求的大学。
       翻开校史,扑面而来的是黄淮人肩负育人报国责任、担当文明进步的壮丽诗篇,萦耳不绝的是矢志建立“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梦想召唤。汲取“除了奋斗、别无选择”的黄淮精神的丰润滋养,一代代黄淮人敢于担当、自立自强、执着创新、不懈奋斗。从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到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研究单位;从首批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到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黄淮这棵大树,已长得更高,立得更直,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
       黄淮的生生不息,还在于她所追求的并不仅是学校体量上的变大变强,更是让每一个生命个体以其独有的方式在这里健康生长。因为,没有什么比赋予年轻一代成长的力量更能体现教育的价值。虽然,每一个黄淮学子都有着不同的禀赋、不同的兴趣,但黄淮始终视生命的差异为教育最宝贵的财富,接受多样性,尊重差异性,培养共融性,努力让每个生命拔节成长。
       感谢你们当初坚定的选择了黄淮,选择就意味着托付和期许。所为何来,大有可期。请相信黄淮是一个托举梦想的地方。我们将为你们实现求知之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为你们点亮创新创业之梦,打造优质的孵化平台;为你们放眼世界之梦,拓宽国际化的交流通道……我们将努力挖掘你们的潜能,让每个人的人生更加出彩,更加闪光。 
       同学们,心怀梦想的脚步需要坚定,心怀梦想的远方风景独好。认知自己,更需要立足当下。在即将开启的大学旅程中,我希望你们:
       一、远离“舒适区”的诱惑,坚守“大志”
       刚刚进入大学,受“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思想的影响,一部分同学期待告别高中时的题海,过上无拘无束的“舒适”生活。在此,我想提醒大家,大学里面固然有风花雪月,但学习更是根本要务。不要沉溺在自我设定的“舒适区”,在“一局局王者荣耀、一场场荒野求生,一段段抖音消遣”中寻找大学意义。无原则的放逐自己,“温水煮蛙”式的安逸只会让青春志向迷失,合理的“增负”当成为你们人生“增值”的必需。校园每天人来人往,来日并不方长。若想不负韶华,还应不忘初心,趁早思考安身立命的人生课题,管好自己,让青春在坚守中鲜活有力。
       二、回归“沉潜式”的成长,涵养“大材”
       人生不仅要有大志,还要懂得“沉潜”。所谓“沉潜”就是一种理性的蛰伏,是在沉淀自我中韬光养晦、潜心修行中积蓄力量。大学生思路活、热情高、干劲足,渴望早点成功,但往往又缺乏专注。有的人翻开书本,才浏览几页就掷到一边;立志健身,锻炼几日便又不能早起;投身创业,新鲜几天便半途而废……同学们,成长无法抄近道,成功没有“短平快”,“沉潜”才能让你拥有人生厚积薄发的千钧之力。回归“沉潜式”的成长,需要自觉祛除浮躁之气,增韧性、强定力。你们不妨尝试从放下手机开始,与有益之事“长相厮守”,或寻找一项钟爱的运动,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练就健康的体魄,构建生命的强度。或瞄准某个学术领域、聚焦某个专业方向,精耕细作、久久为功。如此一路向前,当你再回首时会发现,较之原点的那个人,你会更满意现在的自己。
       三、拥有“新常态”的思维,融入“大势”
       教育的目的,不是教人学会一堆知识,而是学会一种思维。因为你们现在所学的知识只是你们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10年、20年后,帮你解决问题的恰恰是你的思维。当前,人工智能挑战人类智慧,各种颠覆性技术改变着社会的结构,改变着现代社会的形态,也改变着人们对以往的认知。青年是时代的风向标,有幸遇上了这样“聚变”的时代,就需要拥有“新常态”的思维。虽然,考级、考证、考研是你们日后生活的必备词汇,但我希望你们不只是满足于在清静校园求学问道,而是要跨越大学的围墙,用全面、变化发展的眼光,洞悉世界,做到因势而谋、顺势而动、融势而进。相信,当卓越的个人能力与时代大势相结合,你们的未来将不可限量。
       四、摒弃“超利己”的设计,走向“大我”
       人行走在社会,有千姿百态的行为方式,折射出善恶美丑。“高铁霸座”事件引发热烈讨论,尤其是当事人被曝光的身份更发人深省。由此反思,作为教育工作者,真正令我们骄傲的不应是学校培养了多少个学霸,而是培养的学生个个品行端正,内心阳光。因为,纵使科技日趋发达,未来中国社会真正需要的,不是少数自我强大的科技精英,而是更多灵魂挺拔、人格健全的社会公民。同学们的人生刚刚开局,要想保持正道直行,拥有宏大的气象和格局,就要自觉摒弃“超利己”的自我设计,把心灵投射在更高远的天空。这种摒弃,始于我们对他人的包容尊重,见于我们对弱者的同情相助,更在于我们不为一己之利失去对规则的敬畏,不为一时虚妄,迷失对道德的取舍……始终将“真善、责任、担当”作为成长的标尺与刻度,扬弃“小我”,走向“大我”。惟其如此,方能迎来更为开阔、丰盈的人生。
       最好的时代在今朝,最美的机遇在当下。登上你们的青春主场,希望你们释放激情与活力,成就最美好的自己!
       再次感谢我们能够在黄淮相遇,追寻梦想的路上,让我们彼此勉励,风雨同行! 谢谢大家。

 

核发:admin 收藏本页